亞洲大學心理學系

亞大心理系因應COVID-19防疫,首次視訊學術研討課讓專業成長不間斷

  • 2020-04-07
  • 廖御圻 (Dr. Yu-Chi Liao)

亞大心理系因應COVID-19防疫,首次視訊學術研討課讓專業成長不間斷

COVID-19的防疫考量下,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心理學系仍為持續增進師生學術專業的提昇,於0331日以視訊會議的形式,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廖御圻兼任助理教授,向本系師長與碩士班研究生進行專題講座,會後並進行學術交流。柯慧貞副校長(心理系講座教授)與本系多位教師長更與廖博士進行對談,並具體討論雙方未來可能於網路成癮之學術交流與研究合作。此外,醫健學院副院長兼心理系主任孫旻暐更表示,在疫情尚未獲得有效控制下,心理系的學術研討課程,將繼續採用視訊會議方式進行,讓全面防疫前題下,師生的專業學習也不打折。

廖御圻博士此次以「腦波與神經生理回饋於臨床運用」為題,除說明腦波形成與如何測量的基本概念外,逐步解釋如何使用回饋機制進行「神經生理回饋治療(Neurofeedback)」,即患者透過腦波儀顯示自身腦波變化,知悉當下狀態與腦波間的關係,隨後能透過引導調整腦波,進而改善原先不佳或異常的表現。神經生理回饋為生理回饋(Biofeedback)的延伸,運用在回饋基礎為心律、呼吸、肌電…等,主要用於治療失眠、焦慮或憂鬱等臨床問題。由於神經影像學與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科學家越來越清楚大腦與更多行為間的關聯,也能將此運用於臨床治療中。廖博士因長期運用神經生理回饋於注意力缺乏/過動症候群且收效甚佳,故亦表示,ADHD患者能經腦波儀知悉自己的TBR(即theta/ beta ratio),藉由回饋練習後,降低該數值(即注意力控制被改善)。

本次廖博士的視訊講座內容由淺入深,深具臨床運用價值,引發本系師長與參與之臨床組、諮商組及應心組之碩士生的興趣與共鳴。專講過程中柯慧貞副校長、孫旻暐系主任、與本系葉品陽老師…等也多次針對正念治療(Mindfulness treatment)在改善注意力問題上與神經生理回饋間孰優孰劣?藥物治療於改善注意力問題收效快速,屬於非藥物治療的神經生理回饋的優勢在哪?跨文化中神經生理回饋的效果是否有差異?以及使用此方法治療網路成癮中是否適宜?等進行提問。

會後,柯副校長與孫主任更向廖博士提出,未來可借由亞洲大學的網路成癮中心平台進行雙邊研究或臨床應用之交流,之後更可擴大神經生理回饋運用於亞洲大學附設醫院的臨床心理中心(目前為籌備辨公室),嘉惠更多不同患者,對此廖博士也欣然同意,可以進一步洽談後續具體合作事宜。

  • 廖御圻博士線上學術研討會課程截圖。
    廖御圻博士線上學術研討會課程截圖。
  • 視訊專講中廖博士(右下角視窗)詳細的說明研究內容。
    視訊專講中廖博士(右下角視窗)詳細的說明研究內容。
  • 討論中廖博士回答師生的提問(左上廖博士,左下孫主任,右下柯副校長)。
    討論中廖博士回答師生的提問(左上廖博士,左下孫主任,右下柯副校長)。